银行家杂志
作者 | 伍装李兆丹范思麟武猛
1952年在美国诞生的融资租赁产品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极大程度上源于工业革命对生产设备、技术更新以及资金的需求。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将融资租赁这一新兴金融产品与外资和先进设备一同带进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稳步实施的十年中,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一带一路”在惠及沿线国家的同时,亦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市场和机遇。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融资租赁市场主体按企业类型可以分为:股东以央企、国企为主的产业类融资租赁公司,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地方金融投资平台型融资租赁公司,产品布局广、股东方相对独立的市场化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主要以银行作为股东的金融租赁公司。
表1 我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家)
数据来源:各年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如表1所示,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数量为9170家,较2022年末的9840家减少了670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保持在72家,内资租赁公司增加6 家至440家,外资租赁公司减少676家至8658家。2022 年,部分外资租赁公司陆续退出中国市场,当年外资租赁公司减少2083家;2023年前三季度,外资租赁公司数量继续下降,但降幅较2022年有所放缓。从业务总量上看,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合同余额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57560亿元,较2022年末的58500亿元减少了940亿元,降幅主要来自外资租赁公司。其中,金融租赁公司合同余额约为25160亿元,在总合同余额中占比43.71%;内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约为20740亿元,在总合同余额中占比36.03%;外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约为11660亿元,在总合同余额中占比20.26%。
仅中国境内,自2023年1月1日起,全年新增融资租赁业务超过14万件,其中融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超过8000件。以2023年12月为例,新增融资租赁登记超过104万笔,与上个月相比增长94.4%,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29.2%,是近年来的新高。
融资租赁是金融领域中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行业,也是助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金融手段。在我国,融资租赁已经成为继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发债之后的第三大债权类融资工具。
在融资端,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集中于银行融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从数据看,以2023年为例,银行融资占总融资额的比例约为71%,以权益融资与增加资本金形式融资的占比约为5.6%,信托融资的占比约为2.6%,其他融资方式的占比约为20.9%,涵盖资产证券化、发债、基金融资等。以发债为例,2023年全年国内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权融资工具的规模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2023年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权融资工具规模及波动
数据来源:财汇资讯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
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特征与作用机制
融资租赁不仅能极大程度地使融资与融物相结合,还能通过其内在属性将金融、贸易与技术连接起来。融资租赁既能做到贯通资金链条,又能刺激产品的销售和进出口。因此,作为现代金融业务的载体之一,融资租赁业务显然与生俱来地具备国际化特征,能够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建立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日益兴盛,融资租赁这一新兴金融业态自20世纪60年代起从美国扩展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再慢慢扩展至全球各地,渐渐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务首先立足品出海的条件得以形成。此时,发达国家以发展中国家对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的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国际化的融资租赁业务输出资本、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和本国企业出海,广泛地在全球范围参与竞争。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不同经济体、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更加频繁,融资租赁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推动企业设备与技术更迭,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企业不可替代的资金渠道。融资租赁可以通过跨境租赁、投资和并购等形式实现国际化。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发展时间短,但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行业现状都说明,走融资租赁国际化之路势在必行。
“一带一路”背景下融资租赁国际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截至2022 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一带一路”对进出口和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不断释放市场机遇的同时,亦能带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融资租赁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能够多方面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第一,融资租赁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可以积极促进我国产品、技术出口。第二,对于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来说,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融资租赁能够较大程度地融合金融与实体经济,充分做到金融服务主业,实现产融结合。第三,融资租赁将销售与融资结合,使企业能够快速回笼资金与加快产品流通,进而促进产品生产提速,极大程度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首先,在促进我国企业出海方面,以船舶行业为例,融资租赁国际化能够有力促进中国制造走向国外,提升国际竞争力。比如,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租赁作为中国第一家厂商系船舶租赁企业,于2013年与世界著名班轮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CGM签订了3艘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光船租赁合同。中国造船企业由此首度进入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该项目打破了韩国造船企业以往在全球航运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改变了世界造船业的市场格局。通过跨境租赁的模式,资金实力雄厚的租赁公司对接国内船厂,以租赁方式高效、灵活地为国内船厂解决融资问题,有力支持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转型升级、促进国内航运业高速发展。
其次,融资租赁业务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底层逻辑是以融促产、以产兴融。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方面,融资租赁通过灵活的业态形式,促进了产融结合。我国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通讯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长期以来存在资金压力,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释放出融资空间。例如,中航国际租赁公司、中国船舶航运租赁等中资背景的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在扶持集团主业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
最后,对于国内中小企业而言,长期以来,在传统银行融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产品销售渠道受限的状况,融资租赁可以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资金解决方案。
“一带一路”背景下融资租赁国际化的市场需求与机遇
融资租赁资产端主要布局在资金密集的传统装备制造业,包括能源设备、通用机械及工业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及不动产等产业,每个产业资产总额逾千亿元,甚至过万亿元。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长远发展可以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助力中国制造出海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发展之必然。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2023年6月发布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3)》
图1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
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发生了一定波动,自2020年起开始稳步回升,具体如图1所示。行业数据显示,能源、交通、通信、水务、公共卫生等细分领域的基础设施发展亦基本呈现出向好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23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3年全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可达2.8%,其中,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计可达3.9%。此外,数据表明,2023年度,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约为1478.5亿美元,包括约1301.3亿美元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其中有318亿美元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该投资额同比增长22.6%,约占同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一带一路”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融资租赁公司如果能够直接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基建项目,可以借这一历史机遇打开巨大的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基建项目的巨大资金缺口带动了沿线国家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需求,有助于推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开展“一带一路”项目的同时,国内制造企业能够借机大力推动高端设备、智能化装备及相关服务的出口,而购买、使用我国设备和服务需要一定体量的资金支持,此时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国际化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
总的来说,融资租赁行业对外能够通过融资、融物并行解决境外企业设备购置款紧张的问题;对内既能解决国内产能问题,又能降低杠杆率、缓解财务压力。因此,如能通过融资租赁国际化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建设时设备购置的资金问题,沿线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设备需求必将大涨,从而加快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步调。
在积极参与沿线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发展飞机、船舶等大型高端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的同时,我国可以将融资租赁作为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的工具,借此一方面助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冲国内资金外流的影响。同时,我国融资租赁的国际化必将逐步强化交易中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
融资租赁国际化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现阶段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融资租赁作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银行借款的第二大债务融资方式,有助于刺激社会投资、促进设备流通和带动经济发展。但是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渗透率仅为6.5%左右,而在工业发达国家常年保持20%—30%的渗透率。由于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长,主要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产业在GDP贡献率、融资能力以及国际化水平等重要方面仍然显著优于我国。此外,就行业环境而言,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法律法规、监管财税以及专业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急需改善。具体来说,融资租赁业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服务沿线国家,实现行业国际化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融物,拓展业务。在我国融资租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国际化能力欠缺。通常来说,跨境融资租赁业务项目初始投资非常大,周期相对较长,因此风险暴露的时间较长。在项目实施期间,需要多方配合,整合多种资源,但即便如此,项目是否能成功仍然具有不确定性。跨境融资租赁项目不仅需要融资租赁公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更需要有调动国内国外丰富资源的综合能力,以及极强的抗风险能力。然而目前在我国,除了部分产业背景雄厚、资金实力强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公司外,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综合能力,尚不足以涉足跨境租赁业务,国际化发展能力欠缺。对于我国众多融资租赁公司来说,如何提升自身实力走向国际市场,是面向未来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不够深入。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其变动会不断影响经贸安全。特别是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外部国际关系微妙。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业环境了解还不够充分。在欠缺了解的情况下,如果贸然进行跨境融资租赁交易,很可能出现风险,造成经济损失。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往在租赁物的所有和赎回的认定方面有所不同,在当地政府政局不稳的情况下,项目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高。如果项目出险,租赁资产的赎回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融资租赁公司需要有策略地实施国际化战略。
存在汇率与利率风险。跨境融资租赁常常需要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结算,浮动汇率制下可能会给交易双方带来一定损失。在金融风暴爆发时,美元汇率曾剧烈波动,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逐渐出现动摇,而外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多重潜在风险。此外,在交易过程中及合同履约期间,当一国的相关政策发生改变,利率会相应波动,可能导致项目的收益率下降,从而出现亏损。
缺少统一的交易平台和人才队伍。跨境融资租赁涉及不同国家、区域间的密切合作,然而截至目前,形成井然有序、具备一定规模体量的跨区域合作仍存在一定难度。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贸、法律法规、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开放和市场活跃的程度不同,因此形成统一口径的行业标准和监管环境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相比发达国家,国内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融资租赁行业专业从业人员明显不足。
法律和风控体系有待完善。跨境融资租赁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地域差异会使信用风险凸显。通常来说,信用风险存在于承租人、担保人和供货方之间,当融资租赁交易中的一方或多方不能按时履约,就会给整个交易带来违约风险。跨境融资租赁较易产生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对称,加之地域影响,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风控体系建设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加强国际合作。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相比,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不足的问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的先进经验,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主动同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邀请融资租赁企业高管、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专家到国内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及交流,介绍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在具体业务方面的合作研究,实时了解融资租赁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在借鉴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如果我国有关监管部门能够与专业学者、行业专家、租赁企业形成有效联动,相互配合制定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在分层次的实践中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甚至人文等环境与我国存在显著差异,国内融资租赁公司应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结合国情将学习到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实践,摸索出符合“一带一路” 发展需要的中国融资租赁国际化之路。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资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层次性,具体到融资租赁实务,在参考有关组织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安全蓝皮书》的建议的同时,可以分层分级地逐步渗透租赁业务。比如,可以先从中等发达国家及以上的地区或相对成熟的行业展开跨境融资租赁业务,在汇率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慢慢对更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渗透,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定制化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机械设备、产业投资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合作,为我国融资租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目前,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具有大型银行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和产业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已陆续在“一带一路”沿线启动了跨境融资租赁业务。比如,工银金租与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广泛地开展了船舶租赁业务,包括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气体船和油轮等各种船型。大规模的跨境租赁项目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船舶与海事领域的交流互通。未来,与“一带一路”沿线中资金实力较强、市场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行融资租赁行业的合作,将会成为增加国内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有效路径,也会对缓解国内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成本高的压力有所帮助。
丰富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汇率与利率风险的举措。一是充分利用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改革开拓融资渠道。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仍然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成本高以及期限错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融资租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国外低成本资金、开拓多层次的租赁资本市场是解决资金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区的成立将为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通过改革创新,自贸区的成立既拓展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境外融资渠道,又能够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行政监管等方面为融资租赁服务“一带一路”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目前自贸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上,下一步,可通过不断优化融资租赁行业环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健全自贸区配套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协助融资租赁公司与外国企业对接等创新举措,更好地利用自贸区的便利条件和协同作用,推动融资租赁国际化发展。
二是通过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资金成本。相比我国,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在通过融资渠道多元化来降低资金成本、扩大资金来源方面更加成熟,外部融资更为多元化。与我国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不同的是,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公司不仅能够利用境外低成本银行借款,还可以通过基金或保险借款、发债、发行股票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使其资本结构更加多元化。比如,日本欧力士租赁公司有50%的资金来源于发债,其发行的公司债和短期商业证券可占日本国内发行总量的2%以上。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在利用境外银行低成本资金方面已有一定经验。比如,在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项目上,工银金租与国外银行开展合作,使用境外政策性银行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民生金租通过境外融资的方式为境外客户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又如,目前新加坡的银行机构已经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跨境人民币贷款的试点地区,苏州工业园区内企业可与新加坡的银行开展人民币跨境贷款,对园区内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也可借此降低融资端成本。
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建议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把握契机,未来在资金渠道方面努力创新,利用产业基金、保险基金扩大资金来源,同时借鉴成功案例,通过境内外发债、发行股票等打开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三是通过使用金融工具和人民币结算规避利率与汇率风险。对于利率与汇率风险,可以通过引入金融工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灵活地规避风险。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对于境外借入的资金,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在合同中对浮动利率进行一定的约定,例如,在浮动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点数,通过这种方式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在合同订立阶段,可采用人民币作为交易结算货币,通过人民币计价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方面,可以采用利率掉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合同、货币期货、货币期权等衍生工具,锁定远期汇率、对冲利率和汇率风险。在推动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方面,需要利用现有条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循序渐进地放宽资本账户管理,推动人民币境内境外相对自由的双向流动。
构建跨国融资租赁平台并加强人才培养。在跨境融资租赁交易中,交易各方的政治、法律、经贸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国间的差异易导致在交易中产生法律、合同方面的矛盾与纠纷,目前亦很难形成统一的法律和监管体系。针对此类问题,建议各国政府共同协作,尽快搭建一个符合跨国属性的专业的融资租赁交易平台。该平台由政府引导搭建,旨在协调各国政治、法律、经贸等方面的差异,共同推进跨境融资租赁交易的高效进行和落地。
同时,跨境平台的建立需要大量能够从事国际化融资租赁业务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内具备国际视角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利于融资租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应主动和沿线国家、研究机构、大型融资租赁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引进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等方式为我国融资租赁国际化储备坚实力量。
加强法律风控体系建设。各国在融资租赁方面的监管治理和法律法规有所区别,尽管法治体系不同,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可通过了解发达国家在融资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反思国内行业发展的不足的基础上,完善、实施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融资租赁交易行为、监督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租赁物权责归属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尽快实现行业标准、管理的统一,优化行业生态。
此外,国内融资租赁公司自身应适时加强适应跨境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在开展跨境业务时,应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项目。在融资租赁实务中,既要加强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的能力,又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要将严格的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跨境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最大程度防范跨境业务的风险。
结语
综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融资租赁业应尽快借此历史契机,大力发展国际化业务,不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国际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多角度、多渠道寻求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努力推进跨国融资租赁平台的建立,同时不断完善国内融资租赁业的法律风控体系,提升融资租赁业的国际化能力,努力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助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